腕骨为经穴名。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黄帝内经太素》作完骨。属手太阳小肠经。腕骨是手太阳小肠经的原穴。腕即腕部,骨即骨头,此穴在腕部骨间,故名腕骨。
【腧穴释义】
腕骨。腕,穴所在部位为手腕部也。骨,水也。该穴名意指小肠经经气行在此冷降为地部水液。本穴物质为后溪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行至本穴后散热冷降为地部的水液,故名。
手太阳经原穴。因本穴位处南方炎热之地,小肠经冷降地部之水因受外部所传之热复又气化,气化之气性湿热,同合于小肠经气血特性,为小肠经气血的重要来源,故本穴为小肠经原穴。
附注:手太阳经所过为“原”。
【取穴位置】
腕骨穴在手掌尺侧,当第5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
【穴位解剖】
在手背尺侧,小指展肌起点外缘;有腕背侧动脉,手背静脉网;布有尺神经手背支。
【功能主治】
功能:舒筋活络,增液止渴,利胆退黄。
主治:
1.指挛腕痛、头项强痛;
2. 目翳;
3. 黄疸;
4. 热病、疟疾。
【穴位配伍】
配涌泉,治伤寒发黄;
配大陵、间使、三间,治腕关节炎;
配通里,有清热安神定惊的作用,主治高热,惊风;
配太冲、阳陵泉,有清肝利胆的作用,主治黄疸,胁痛,胆囊炎。
【刺灸法】
直刺0 .3~0.5寸。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肌肉疲劳、肝炎、胆囊炎、糖尿病、高热等。
【养生保健】
1津液失调找腕骨
腕骨为手太阳小肠经的原穴。“五脏六腑之有疾者,皆取其原也”,当小肠有疾时,当取小肠经的原穴——腕骨穴进行治疗。
小肠主液,凡是津液失调或津液运行失常导致的疾病,求之于腕骨穴,都有效果。津液蕴于体内,日久化热,湿热交蒸,熏于皮肤,表现为皮肤发黄,中医称之为“黄疸”;津液亏耗,不能上达头部润泽眼睛,导致看东西时犹如翳膜覆盖眼球;或者风寒之邪闭塞皮肤表面的毛孔,使体内之热不能发出,进而出现热病汗不出的津液失调等,都是腕骨穴的治疗范围。
2刺激腕骨穴,治疗五指疼痛
本穴具有祛风舒筋、活络止痛之功,主治项强、指挛臂痛、颈项颔肿、惊风、瘛疭等。按揉腕骨穴可以缓解五指疼痛。
3按揉腕骨穴,利胁退黄
本穴为手太阳小肠经原穴,具有清热祛湿、利胁退黄之功,主治黄疸、胁痛、热病汗不出等。如《通玄指要赋》云:“固知腕骨祛黄。”
4按摩腕骨穴,缓解落枕
落枕患者通常是以觉醒来发现一侧脖子,肩膀疼痛发僵,活动困难,这时如果立即自我按摩腕骨穴,可有效地减轻疼痛,改善颈部活动度,缩短病程。
用健侧拇指掐住患侧的腕骨穴(沿小指尺侧向后,靠近腕横纹的凹陷处),由轻到重反复按揉,按摩过程中慢慢地活动脖子,会发现脖子的活动度改善,并且疼痛减轻。每次按摩3~10分钟左右,当天可反复进行3~5次。
按摩后尽量不要频繁转动脖子,避免长时间用眼,保持全身放松,这样脖子很快便可以恢复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