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穴位大全 > 穴位F > 正文

府舍穴在哪里,怎么艾灸针灸?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府舍穴属于足太阴脾经,也是脾经、肝经、阴维脉的交会穴。

府舍穴在哪里,怎么艾灸针灸?

府舍穴位位置

标准定位:府舍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冲门上方0.7寸,距前正中线4寸。

另说府舍“在腹结下二寸”《针灸大成》;“在大横下三寸”《医学入门》;腹正中线旁开4寸《针方六集》;旁开4.5寸《针灸资生经》。

取穴方法

仰卧位,府舍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冲门穴上方0.7寸,距前正中线4寸。

府舍穴的作用

府舍穴意义:脏腑中的阴性水液由本穴外出脾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水液由腹内外出腹表。

附注:足太阴、厥阴经与阴维脉交会穴。

作用作用

润脾之燥,生发脾气。府舍穴有健脾理气,散结止痛,调气,理肠,散结,调中,温经,活血的作用。

本穴与手太阴肺经的中府穴命名同义,取上下相应也。中府为胸气之府,府舍为腹气之府。

在腹部呼吸,有府舍、腹结之收,而佐以冲门、气冲之放,亦即往复升沉之道也。其所治为疝、痹、积聚等症。

主治疾病

府舍穴主治腹痛,疝气,结聚,积聚,霍乱,髀中急痛,厥逆,脾肿大,阑尾炎,便秘,附件炎,腹股沟淋巴结炎,痞块,腹胀,霍乱吐泻,月经不调,肠炎,睾丸炎等。

府舍穴主治腹痛、疝气、结聚。

府舍穴主治脾胃及下腹部疾患:如腹痛、积聚、霍乱、疝气、髀中急痛、厥逆等。

现代多用府舍治疗脾肿大、阑尾炎、便秘、附件炎、腹股沟淋巴结炎等。

府舍穴主治腹痛,积聚,痞块,疝气等。

府舍穴主治腹痛,腹胀,霍乱吐泻;疝气;月经不调。

消化系统疾病:肠炎,阑尾炎,脾肿大,便秘;

其它:腹股沟淋巴结炎,附件炎,睾丸炎。

穴位配伍

府舍穴配气冲、箕门,治疝气。

府舍穴配关元、阴陵泉、三阴交,治子宫脱垂。

府舍穴配气海穴治腹痛。

刺灸法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补而灸之或先泻后补,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针刺方法

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外阴部。

一般直刺1.0~1.5寸,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外阴部。

艾灸方法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府舍穴解析

·府舍。府,脏腑也。舍,来源之意。该穴名意指本穴气血来源于体内脏腑。因本穴有地部孔隙与体内阴维脉相通,体内的阴维脉的水液外传本穴,本穴的气血物质部分是来源于脏腑,故名。

·足太阴阴维厥阴之会。本穴的气血物质中有体内阴维脉外传的水液和冲门穴传来的风气,冲门穴传来的风气又同合于厥阴肝经气血之性,故本穴为足太阴阴维厥阴之会。

(《难经二十八难》曰:“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根据经文所言在此作进一步的分析。

阴维阳维之脉有对人体全身气血的维络作用,其特点是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溢是满溢的溢,即阴维阳维脉的气血是满溢外流的气血。

蓄是储蓄的蓄,即阴维阳维脉的气血物质为储蓄之状。环流,指物质循人体的各个不同层次循环流动。灌溉,指物质对它部输送。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对阴维脉阳维脉的气血物质及其特性作如下的归纳:阴维脉阳维脉的气血物质为人体各经满溢外流的气血,阴维脉的气血为满溢的水液,阳维脉的气血为满溢的气体,水液和气体在阴阳维脉中是存储之状。

而在三焦内部,各个脏器外溢的水液它会因三焦包膜的约束而存在于三焦之内,这样,在地球重力场的作用下,三焦内的水液会聚集在腹之下部,水液达到了腹部内外通孔的高度位置后它则循腹部的内外通孔溢向体表,而本穴正是三焦与体表相通的通孔,故体内三焦中的水液会流向本穴的体表,本穴因而也就成了足太阴与阴维交会之处。

府舍穴的意义

府舍为经穴名(FǔshèSP13)。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府舍为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阴维脉的交会穴[1]。府指脏腑,舍指宅舍,穴位深处是脏腑,故名府舍。主治腹痛,疝气,结聚,积聚,霍乱,髀中急痛,厥逆,脾肿大,阑尾炎,便秘,附件炎,腹股沟淋巴结炎,痞块,腹胀,霍乱吐泻,月经不调,肠炎,睾丸炎等。

府舍穴出处

《针灸甲乙经》:府舍,在腹结下三寸,足太阴、阴维、足厥阴之会。

特异性:府舍为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阴维脉的交会穴。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跗阳穴在哪里,怎么艾灸针灸?舒筋活络、退热散风
跗阳穴在哪里,怎么艾灸针灸?舒筋活络、退热散风
在腓骨的后部,跟腱外前缘,深层为拇长屈肌;有小隐静脉,深层为腓动脉末支;布有腓肠神经。
  • 穴位F
  • 2023-03-16 11:35
  • 16 1 0
+1
附分穴在哪里,怎么艾灸针灸?颈项强痛、肘臂麻木
附分穴在哪里,怎么艾灸针灸?颈项强痛、肘臂麻木
附,随带、附带也。分,分开、分出也。附分名意指膀胱经的气血物质在此形成一条经脉的附属分支。
  • 穴位F
  • 2023-03-16 11:32
  • 5 0 0
+1
浮郄穴在哪里,怎么艾灸针灸?便秘、急性胃肠炎
浮郄穴在哪里,怎么艾灸针灸?便秘、急性胃肠炎
本穴物质为委阳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吸热而上至天之天部,但因膀胱经气血性本寒湿,即使吸热其所上行天之天部的气态物也少,如从孔隙中上行一般,故名...
  • 穴位F
  • 2023-03-16 11:25
  • 3 0 0
+1
浮白穴在哪里,怎么艾灸针灸?白发增多,刮“浮白穴”
浮白穴在哪里,怎么艾灸针灸?白发增多,刮“浮白穴”
该穴名意指胆经的阳热风气在此化为温热之性的水湿云系。本穴物质为天冲穴传来的阳热风气,至本穴后风气势弱缓行,散热吸湿后化为肺金之性的温热水气,如同云气...
  • 穴位F
  • 2023-03-16 11:23
  • 17 0 0
+1
伏兔穴在哪里,怎么艾灸针灸?治疗下肢疾病的常用穴
伏兔穴在哪里,怎么艾灸针灸?治疗下肢疾病的常用穴
“伏”,停伏、降伏的意思;“兔”,五行中属卯木,喻风。“伏兔”的意思就是指胃经气血物质中的脾土微粒在此沉降堆积。
  • 穴位F
  • 2023-03-16 11:17
  • 7 0 0
+1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