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常急性发病,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泛酸等症状。慢性胃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亦可见上述症状,但病程较长。
胃炎属于中医学中“胃痛”、”胃脘痛“的范畴。本病为胃气阻滞,胃络瘀阻,胃失所养,不通则痛导致的以上腹胃脘部发生疼痛为主症的一种脾胃肠病症。该病病位在胃,与脾、肝的关系密切。
【艾灸取穴】
中脘穴,内关穴,足三里穴
【辩证加灸】
寒邪犯胃型:胃痛暴作,得热痛减,遇寒痛增,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苔薄白,脉弦紧。
脾胃虚寒型: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你,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关元穴
饮食伤胃型:暴饮暴食后,胃肠疼痛,胀满拒按,食后加重,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而臭秽,排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濡。梁门穴
肝气犯胃型:胃肠胀满,攻撑作痛,痛连两胁,胸闷嗳气,善叹息,大便不畅,得嗳气、排气则舒,遇烦恼郁怒则加重;舌苔薄白,脉弦数。太冲穴
湿热中阻型:胃肠灼痛,痛势急迫,喜冷恶热,得凉则舒,心烦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少苔,脉滑数。三阴交穴
瘀血停滞型:胃肠疼痛,痛如刀割,痛有定处且拒按,入夜加重,或见吐血、黑便;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涩。血海穴
胃阴亏虚型:胃肠隐隐灼痛,饥饿却没有食欲,口燥咽干,口渴思饮,消瘦乏力,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无苔,脉细数。阴陵泉穴
【时间疗程】
建议1天1次,每次2~3个穴位,每穴30~40分钟,轮流施灸,10天为1疗程,每疗程间休息2~3天继续灸。
(时间充足又有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多灸几个穴位,具体多长时间还需根据自身身体需要进行自我调节)
【调养脏腑/对应五行/食补建议】
调养脏腑:脾
对应五行:土
食补建议:薏仁茯苓
【艾心提示】
调理前,请您先仔细阅读:调理需知
1. 艾灸调理急性胃炎,尤其是虚寒型和寒邪犯胃型,具有良好的疗效。
2. 患者平时应该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力求做到有度、有节,勿过饥过饱,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忌食生冷、刺激性食物,力戒烟酒,心情舒畅。
3. 食疗方:砂仁山药粥。砂仁5克、粳米100克、山药15克。粳米煮粥,砂仁末入粥中,再稍煮即可。每日一次。适用于虚寒性胃炎。
【注意事项】
1.病症分析只作为参考,不能作为诊断或治疗的依据。
2.上述内容仅作为日常调养方式,不可代替治疗。
3.如存在上述病症或情形,建议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诊断,并在专业医嘱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