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骨穴的准确位置图】
【完骨穴的位置】位于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即:耳后高骨,即颞骨乳突。穴在其后下方凹陷中。(当乳突后缘直下,平乳突下缘处,与风府相平。)
【取穴方法】触摸耳垂后面,有称为“乳突”的凸骨,从此骨下方沿后缘,触摸上方的骨头,有一浅凹。一压,即有震动感,这就是此穴。
【穴位解剖】穴下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止点)。皮肤由颈丛的耳大神经分布。在皮下组织内,耳大神经与耳后动、静脉伴行。枕额肌起于枕骨上项线外侧和乳突的上部,止于帽状腱膜的后缘,拉牵帽膜状腱。由面神经的耳后支支配。
【穴名解说】
【完骨Wángǔ】出《素问·气穴论》。名解:完,有坚好之义。全而整也,又事功完成,守备完固皆是也。骨,为肉之核。《黄帝内经灵枢·骨度》:“耳后当完骨者,广九寸。”张介宾注:“耳后高骨曰完骨。”完骨,古代解剖名,即今之颞骨乳突。耳后起骨如城廓之完备,拱卫脑府,中藏神系,通于耳目,故名完骨。穴当其处,骨穴同名。在人身,头骨为脑之宫城,最宜高坚完固。穴在耳后高骨后缘。相法称此处为寿台骨,其处高坚,仅次于强间,当头侧外卫之要冲,最须坚固,故名之“完骨”。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水液。
【运行规律】由地部向颈项下部散流。
【功能作用】疏导水液。
【完骨穴的作用与功效】
《针灸大成》主足痿失履不收,牙车急,颊肿,头面肿,颈项痛,头风耳后痛,烦心,小便赤黄,喉痹齿龋,口眼㖞斜,癫疾。
【作用功效】通络宁神,祛风清热,清脑通窍。
【主治病症】头项、五官、神志等疾患:如头痛,耳鸣,耳聋,耳后痛,牙车急,面颊肿,齿痛,喉痹,瘿气,癫疾,狂症,烦心,中风不语,足缓不收,小便黄赤,头痛,颈项强痛,口,疟疾,癫痫,颊肿,口噤不开,失眠,项强,咽喉肿痛,口眼斜,现代又多用完骨穴治疗血管性头痛,中耳炎,乳突炎,齿龈炎,扁桃体炎,面神经麻痹,腮腺炎,失语症,枕小神经痛,缺血性中风,椎动脉型颈椎病,紧张性头痛,颈椎劳损,失语,口唇肌肉萎缩,牙痛等。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腮腺炎、扁桃体炎、失眠等。
【穴位配伍】
1、完骨穴配太阳、率谷、风池主治头痛。
2、配风池穴、大杼穴治疟疾;
3、完骨穴配风池穴、合谷穴治风热上犯喉痹、口歪、牙痛、痄腮;
4、完骨穴配风池穴治癫疾僵仆。
5、痎疟:完骨、风池、大杼。
6、头面气痈肿:完骨、巨髎。
7、喉痹、颈项肿不可俯仰、颊肿引耳后:完骨、天牖、前谷。
8、颈项痛:完骨、颔厌。
9、失眠:完骨、三间。
10、配天容穴、气舍穴、天突穴治喉痹。
11、配风池穴、大椎穴、内关穴治癫疾。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小便黄赤,完骨主之。风头,耳后痛,烦心及足痛不收,失履,口僻,头项摇瘛,牙车急,完骨主之。项肿不可俯仰,颊肿引耳,完骨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主癫疾,僵仆,狂,疟,完骨及风池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头痛,烦心,癫疾,头面虚肿,齿龋,偏风,口眼呙斜,颈项痛,不得回顾,小便赤黄,喉痹,颊肿。
《类经图翼》主治头痛头风,耳鸣,齿龋,牙车急,口眼呙斜,喉痹,颊肿,瘿疾,便赤,足痿不收。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针灸大成》《铜人》针三分,灸七壮。《素注》留七呼,灸三壮。《明堂》针二分,灸以年为壮。
【治法疗法】寒则点刺出血或泻之灸之,热则补之或水针。
【针刺方法】完骨穴,直刺或斜刺0.5-1寸。不灸。
【按压手法】两手拇指端放在完骨穴上,其余手指轻轻地放在枕部的两侧。用力按压5秒,感到酸胀为佳。重复5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