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顶穴的准确位置图】
【后顶穴的位置】位于人体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5.5寸(脑户穴上3寸)。或当前、后发际连线中点向后0.5寸取穴。
【位置补充】或当前、后发际连线中点向后0.5寸取穴。当百会后1.5寸,下距脑户3寸。《针灸甲乙经》:“在百会后一寸五分”;《医宗金鉴》:“强间上一寸五分”。
【局部解剖】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和左右枕动、静脉分支。肌肉:帽状腱膜。神经:枕大神经分支。血管:左右枕动、静脉吻合网。
【穴名解说】
【后顶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别名:交冲穴。穴在头顶,当百会穴之后。故名。
【穴位含义】督脉的上行气血中滞重水湿在此冷缩下行。
(1)后顶。后,指本穴所处之位为头之后部。顶,挤顶也。后顶名意指督脉的上行阳气中滞重水湿在此冷缩下行。本穴物质为强间穴传来的阳热风气,在运行至本穴的过程中是散热吸湿,至本穴后,滞重的水湿冷缩并循督脉下行,本穴如同有挤顶督脉气血上行的作用,故名后顶。
(2)交冲。交,交会也。冲,冲撞也。交冲名意指督脉气血在此交会并相互冲撞。本穴物质为强间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水湿风气不能全部循督脉上行,上行至本穴的气血如同在穴内相互冲撞一般,故名交冲。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温性水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散热冷缩后循督脉下行,少部分则循督脉上行。
【功能作用】降浊升清。
【后顶穴位的作用作用】
【主调理症】风眩、目眩、颅上痛、癫疾、瘛疭、狂走,项直颈痛等。
【作用作用】祛风、明目。
【古代记述】风眩、目眩、颅上痛、癫疾、瘛疭、狂走,项直颈痛。
【近人报道】脱发、健忘、失眠、癔病、精神分裂症。
【穴位配伍】
1、后顶穴配玉枕穴、颔厌穴治风眩;
2、后顶穴配风池穴治脱发;
3、后顶穴配率谷穴、太阳穴治偏头痛;
4、后顶穴配百会穴、合谷穴治头顶剧痛。
【配合方例】
1、风眩:后顶、玉枕、颔厌。
2、颈项痛、恶风寒:后顶、外丘。
3、顶心痛:后顶、涌泉。
4、脱发、后顶、风池、大椎、头维。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针刺方法】后顶穴,沿皮刺0.5-0.8寸。
【艾灸方法】后顶穴,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手法】用中指指腹按揉后顶穴并做环状运动,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2分钟或者根据需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