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艾灸科 > 内科 > 正文

胸腹症状—短气怎么艾灸?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短气是指呼吸急促,甚至不能持续的病症。本症的病因多与气滞、痰阻、血瘀以及心脾两虚、脾肾两虚等有关。 本症常见于现代医学的肺系疾病及肺源性心脏病等疾病。

胸腹症状—短气怎么艾灸?

【概述】

短气是指呼吸急促,甚至不能持续的病症。本症的病因多与气滞、痰阻、血瘀以及心脾两虚、脾肾两虚等有关。
本症常见于现代医学的肺系疾病及肺源性心脏病等疾病。

【症状】

(1)气滞血瘀:短气胸闷,胁肋胀满,善太息,甚则胸痛彻背,每于情绪波动而诱发或加重,舌黯红或紫黯,苔白,脉弦。
(2)痰饮中阻:短气急促.气不得续,胸脘胀满,咳喘痰涎,呕恶纳差,苔白厚腻,脉弦滑。
(3)心脾两虚:短气乏力,神疲懒言,失眠多梦,汗出,面白无华,舌质谈,苔白,脉细而沉。
(4)脾肾两虚:短气神疲,声低息微,体质消瘦,畏寒肢冷,大便溏薄,舌质淡,答白,脉沉细弱。

【病因分析与鉴别】

(l)气滞血瘀短气与痰饮中阻短气:二者同属实证,由于病邪阻遏气机,升降失常,气逆于上,故见呼吸急促,声高息粗,心胸窒闷等症。气滞血瘀短气,则病位在肝,乃因肝郁气滞,失于条达,由气及血,血脉不利而致。故见胸胁胀满,善太息,甚则胸痛彻背,痰饮中阻短气其患者多为痰湿之体,或嗜食膏梁厚味,生湿化痰,阻遏气机升降,病位在肺,兼有苔腻脉滑的痰湿之象。
(2)心脾两虚短气与脾肾两虚短气:二者同属虚证,均为正气不支,气不得续,心脾两虚短气病在心脾二脏。心主血脉,脾为营血化生之源,以血亏气少为主要病机。心为君主之官,脾为后天之本,以火不生土,土失健运,而致血虚气弱不能充养心脉,益于宗气,症见短气乏力,神疲懒言,面白无华。脾肾两虚短气,病在脾肾。脾为后天之本,主水谷精微之气,肾为先天之本,主纳气,为元气之根,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故见短气神疲,声低息微,体质消瘦等虚衰表现。

【艾灸取穴】

灸序 穴位名 参考温度(℃) 参考时间(分钟) 备注
第1天 风门 54 40 双穴
阳陵泉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2天 天突 50 40 单穴
中府 52 50 双穴
合谷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3天 肺俞 54 50 双穴
尺泽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4天 肝俞 54 40 双穴
章门 52 4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5天 脾俞 54 50 双穴
阴陵泉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6天 关元 54 60 单穴
曲骨 54 60 单穴
三阴交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艾灸体会】

艾灸治疗本症效果较好,平时还注意让患者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注意防止感冒以减少发病;戒烟酒;病情发作严重时,可配合现代医学的其他方法积极救治。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消化系统病症—便秘怎么艾灸?
消化系统病症—便秘怎么艾灸?
便秘指的是大便次数减少和(或)粪便干燥难解,一般2天以上无排便,提示存在便秘。但健康人的排便习惯可明显不同,有人排便习惯3天1次。因此,对有无便秘必须...
  • 内科
  • 2023-03-15 01:33
  • 12 0 0
+1
神经系统病症—癫痫怎么艾灸?
神经系统病症—癫痫怎么艾灸?
癫痫是阵发性短暂的大脑功能失调,临床表现为阵发性意识改变或丧失;同时可有阵发性抽搐,感觉异常,特殊感觉现象或行为障碍。本病分为原发性(目前尚未找到...
  • 内科
  • 2023-03-15 01:34
  • 12 0 0
+1
神经系统病症—郁证怎么艾灸?
神经系统病症—郁证怎么艾灸?
郁证又称郁病;不是一病之专名,可见于多种疾病之中,尤以妇女发病居多。
  • 内科
  • 2023-03-15 01:34
  • 10 0 0
+1
神经系统病症—股外侧皮神经炎怎么艾灸?
神经系统病症—股外侧皮神经炎怎么艾灸?
股外侧皮神经发生炎症表现为大腿前外侧的皮肤疼痛及感觉异常称之为股外侧皮神经炎。 股外侧皮神经来自第2、3腰神经,前支负责髌膝及大腿前方的皮肤感觉,后支...
  • 内科
  • 2023-03-15 01:34
  • 5 0 0
+1
神经系统病症—末梢神经炎怎么艾灸?
神经系统病症—末梢神经炎怎么艾灸?
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多发性末梢神经损害的总称,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亦称多发性神经炎。任何年龄的男女均可发病。 较常见的病因...
  • 内科
  • 2023-03-15 01:34
  • 31 0 0
+1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