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啼是婴幼儿常见症,多见于6个月以内之婴幼儿。但小儿偶尔夜啼,非属病态,是一种生理活动形式的补充。
【概述】
夜啼是婴幼儿常见症,多见于6个月以内之婴幼儿。但小儿偶尔夜啼,非属病态,是一种生理活动形式的补充。
【症状】
婴儿多在夜间啼哭不止,白天正常。或阵阵啼哭;或通宵达旦,哭后仍能入睡或伴见面赤唇红;或阵发腹痛;或腹胀呕吐;或时惊恐,声音嘶哑等。
【艾灸取穴】
注:温度不超过45度,宜在皮肤与护垫之前隔上棉布防止烫伤。
灸序
穴位名
参考温度(℃)
参考时间(分钟)
备注
第1天
身柱
38-45
40
单穴
神阙
38-45
40
单穴
【按语】
夜啼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表现,凡有相应的机体内源性刺激、外源性刺激或精神上的冲动都可引起,例如饥饿、冷热、尿布浸湿、断乳或喂养不当、护理不当等皆是其刺激源。生理性夜啼常不表示机体有异常的改变,在经过详细检查未发现病理状态时,无需进行治疗。病理性夜啼则需细察病因,排除各种皮肤病、病气、蛲虫病、消化不良、感染性疾病等挨患,以免贻误治疗。
【案例】
摘自《图解艾灸疗法》
陈某,男,l岁5个月。因1个月前不慎从床上跌下,受惊而致夜间啼哭不止。有时甚至啼哭通宵达旦。口服小儿惊风散、纯珍珠粉等镇惊药散后来见好转。取劳官、百会、神阙艾卷雀啄灸每穴5分钟。后点刺中冲穴放血治疗,当夜即停止啼哭,安睡达旦,经观察2周后未见复发。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