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艾灸科 > 儿科 > 正文

小儿紫癜怎么艾灸?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小儿紫癜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小儿皮肤出现紫色斑点,为血瘀皮下所致,血点成瘀点或瘀斑,扪之不碍手、按之不褪色,同时常可伴其他部位的出血征,如便血、尿血、鼻衄等。中医文献中无紫癜一词,根据其症状隶属于中医

小儿紫癜怎么艾灸?

【概述】

小儿紫癜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小儿皮肤出现紫色斑点,为血瘀皮下所致,血点成瘀点或瘀斑,扪之不碍手、按之不褪色,同时常可伴其他部位的出血征,如便血、尿血、鼻衄等。中医文献中无紫癜一词,根据其症状隶属于中医学的“斑疹”、“肌衄”、“温毒发斑”等范畴。
现代医学将小儿紫癜分为两类疾病:一种是由血小板总数减少,致毛细血管功能障碍所致的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种是非血小板减少,多由过敏引起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使血管壁通透性增高所致的称为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好发于学龄儿童,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关节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称为关节型,以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称为腹型,二型合并者为混合型。目前过敏性紫癜主要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组织胺及改善血管通透性药物治疗,腹部疼痛多应用缓解胃肠道痉挛药物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斑,是血液系统疾病中的一种,好发于2~8岁小儿,主要是以血小板总数减少,凝血机制下降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以急性多见,少数为慢性及反复发作。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是脏腑之血不足所致,主要病位在脾、肾、肝。临床常有脾虚和肾虚、因风和因血的不同,治疗时应分清论治。

【症状】

(l)风热伤络:病势较急,常伴有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出血点颜色鲜明,为斑丘疹,大小形态不一,多好发于下半身,以小腿及臂部为主,可融合成片,呈对称性分布,出没无常,反复发作,伴瘙痒,同时伴鼻衄,齿衄,便血等其他出血症状,舌质红,苔薄,脉浮数。
(2)血热妄行:病势较急,发病迅速,出血倾向严重,斑块遍布周身,颜色鲜红,斑块密集融合,伴有高热,烦躁不安,口气臭秽,腹痛腹胀,便下艰难,同时还可出现鼻衄,齿衄,便血等其他出血症状,舌质红,苔黄,脉洪数。
(3)湿热痹阻:皮肤斑块色黯,以关节周围多见,伴关节肿胀热痛,常见于膝、踝关节,多可影响运动,偶见腹痛、尿血。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4)肝肾阴虚:病情常反复发作,迁延日久,斑块颜色黯淡无华,头晕耳鸣,腰膝痠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同时伴鼻衄,齿衄,便血等其他出血症状,舌红少苔,脉细数。
(5)气不摄血:起病缓慢。紫斑反复发作,迁延日久,颜色淡紫,伴面色少华,纳差,形体消瘦,头晕,心悸,口唇色淡,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6)脾肾阳虚:紫癜反复不愈,以下肢多见,颜色黯淡,精神倦怠,形寒肢冷,头晕气短,纳少,便溏,面色无华晦黯。舌质淡或有瘀点,脉沉细而弱。

【病因分析与鉴别】

小儿稚阴稚阳,易感受外邪,风为百病之长,故风邪易致病。小儿为纯阳之体。若感受风热之邪,则六气皆从火化,风热化火,伤及血络,血溢于脉外,泛于肌肤之外而发为紫癜。风为阳邪,故颜色鲜明,风性善行而数变,故紫癜形态大小不一。
(1)血热妄行紫癜与气不摄血紫癜:两者病都在血,却有虚实之不同,血热妄行紫癜多属实证,因小儿脾常不足,若嗜食肥甘厚味,则会损伤脾胃,则生湿生热。若外邪侵入,与积热相合,热势炽盛,迫血外行,血不循常道,泛于肌肤发为紫癜。邪热上扰,则热扰神明而烦躁,热伤胃络而见口气臭秽,热伤肠腑而见腹痛,腹胀,便秘,便血。而气不摄血紫癜多属虚证,见于小儿秉素脾气不足,后天又失于调养,致心脾气虚,气血生化不利,脾不能统血、摄血,血无所系,行于脉外,溢于皮肤发病。多伴鼻衄,齿衄等多种出血症状,失养日久,心脾不足,气血生化无源,则见面色少华,头晕心悸,口唇色淡。
(2)肝肾不足紫癜与脾肾阳虚紫癜:肝肾不足紫癜是由于先天不足或后天久病伤及肝肾,致肾精不足,肝不藏血,阴虚火旺,迫血妄行,血溢于脉外,而致紫癜,肝主筋,开窍于目,肾主骨生髓,肝肾亏虚,则筋骨不利,腰膝痠软,头昏耳鸣。脾肾阳虚紫癜多为先天肾精不足,后天失养,或久病损及脾肾之阳,肾阳虚则火不暖土,脾虚则不能摄血,统血,血行于脉外,则发为紫癜,脾肾阳虚之证:面色无华,精神倦怠,形寒肢冷,纳呆便溏。
(3)风热伤络紫癜和湿热痹阻紫癜:两者都为外邪所致,发病急剧,但有所不同的是感受外邪的不同,一个是风邪夹热,一个是湿邪夹热。风热伤络紫癜,因有风邪,所以多表现为游走不定,常见病势较急,常伴有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出血点颜色鲜明,为斑丘疹,大小形态不一,多好发于下半身,以小腿及臀部为主,可融合成片,呈对称性分布,出没无常,反复发作,伴瘙痒,同时伴鼻衄,齿衄,便血等其他出血症状,舌质红,苔薄,脉浮数。湿热痹阻紫癜因其夹有外邪,所以发病多重浊粘腻,以关节周围多见,伴关节肿胀热痛,常见于膝、踝关节,多可影响运动,偶见腹痛,尿血。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艾灸取穴】

灸序 穴位名 参考温度(℃) 参考时间(分钟) 备注
第1天 中脘 50 50 单穴
足三里 48 40 双穴
神阙 50 60 单穴
第2天 劳宫 50 30 双穴
涌泉 50 60 双穴
神阙 50 60 单穴
第3天 期门 50 40 双穴
太冲 48 30 双穴
神阙 50 60 单穴
第4天 下脘 50 50 单穴
天枢 50 50 双穴
气海 50 60 单穴
神阙 50 60 单穴
第5天 心俞 50 50 双穴
神门 48 30 双穴
神阙 50 60 单穴
第6天 膈俞 50 50 双穴
巨阙 50 40 单穴
关元 50 60 单穴
神阙 50 60 单穴
第7天 肝俞 50 40 双穴
章门 50 40 双穴
神阙 50 60 单穴
第8天 脾俞 50 50 双穴
三阴交 48 30 双穴
神阙 50 60 单穴
第9天 肺俞 50 50 双穴
曲池 48 30 双穴
神阙 50 60 单穴
第10天 肾俞 50 60 双穴
照海 48 30 双穴
神阙 50 60 单穴
第11天 大椎 50 40 单穴
身柱 50 50 单穴
大陵 48 30 双穴
神阙 50 60 单穴
第12天 风池 50 30 双穴
悬钟 48 30 双穴
神阙 50 60 单穴

【艾灸体会】

本病属于中医学“血证”中的皮肤出现瘀点、瘀斑等范畴。艾灸对此病不仅可以使临床症状减轻,还可以使血小板升高,但对于其现代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小儿脱肛怎么艾灸?
小儿脱肛怎么艾灸?
脱肛又称直肠脱垂。此病多见于小儿,但年老体弱者亦有发生。
  • 儿科
  • 2023-03-15 02:46
  • 5 0 0
+1
鹅口疮怎么艾灸?
鹅口疮怎么艾灸?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一种感染性口腔疾病,是小儿常见的病症,好发于体弱多病的婴幼儿。
  • 儿科
  • 2023-03-15 02:46
  • 4 0 0
+1
小儿疝气怎么艾灸?
小儿疝气怎么艾灸?
小儿疝气是指小儿睾丸或脐部偏坠胀痛的疾病。有脐疝、腹股沟斜疝等。本病好发于小儿出生后头6个月或1~2岁。
  • 儿科
  • 2023-03-15 02:46
  • 6 0 0
+1
小儿佝偻病怎么艾灸?
小儿佝偻病怎么艾灸?
小儿佝偻病又称软骨病。属中医五迟五软、鸡胸龟背范畴。尤以缺乏户外活动的小儿为多见。
  • 儿科
  • 2023-03-15 02:46
  • 2 0 0
+1
小孩流行性腮腺炎怎么艾灸?
小孩流行性腮腺炎怎么艾灸?
流行性腮腺炎中医称痄腮,俗名猪头肥。本病好发于冬春季节。5~9岁小儿发病居多,且多具传染性。
  • 儿科
  • 2023-03-15 02:46
  • 4 0 0
+1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