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痛是口腔科疾病中常见症状之一。中医学中的龋齿、牙宣、牙咬痛、骨槽风等皆可引起牙痛。现代医学中的龋齿、急性牙髓炎、急性根尖炎、牙本质过敏多有本症状出现。牙痛主要与胃经郁火和肾阴不足有关。大肠、胃腑有

【概述】
牙痛是口腔科疾病中常见症状之一。中医学中的龋齿、牙宣、牙咬痛、骨槽风等皆可引起牙痛。现代医学中的龋齿、急性牙髓炎、急性根尖炎、牙本质过敏多有本症状出现。牙痛主要与胃经郁火和肾阴不足有关。大肠、胃腑有热。或风邪外袭经络,郁于阳明而化火,火郁循经上炎可引起牙痛。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可引起牙痛。
【症状】
凡牙痛甚剧,兼有口臭、口渴、便秘、脉洪等症者,此为阳明火邪上攻,火邪为患,属胃火牙痛;若痛甚而龈肿兼形寒身热,脉象浮数等症者。此属风火牙痛;著痛势隐隐,时作时休,口不臭,脉细或齿浮动者,此属肾虚牙痛;著齿部剥蚀,或齿中有孔,或全都脱落仅留牙根痛者,此为龋齿牙痛。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风门 | 47-53 | 50 | 双穴 |
阳陵泉 | 45-48 | 40 | 双穴 | |
面部压痛点 | 42-48 | 50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2天 | 中泉 | 42-48 | 40 | 双穴 |
女膝 | 45-50 | 40-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3天 | 肾俞 | 47-53 | 50-70 | 双穴 |
关元 | 48-54 | 50-70 | 单穴 | |
太溪 | 45-48 | 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按语】
根据中医理论,足阳明胃经络于上齿龈,手阳明大肠经络于下齿龈。齿为骨之余,肾主骨,故牙症常治胃、大肠,肾经输穴。但临床也遇到,牙痛与三焦经、胆经、小肠经有关。常有灸肾经穴牙痛不愈,灸胃经穴愈,灸胃经穴牙痛不愈,灸三焦经、小肠经穴愈的情况,此外,经外奇穴,如中泉穴、太阳穴等也有良好的止牙痛效果,应予重视。
【案例】
摘自《马氏温灸法》
路X X,男性,51岁。
于09年10月15日,以左下齿疼痛难忍,不能进食来诊。
灸左下关60分钟,痛减,再灸左合谷60分钟,痛止而愈。
路X X,男性,51岁。
于09年10月15日,以左下齿疼痛难忍,不能进食来诊。
灸左下关60分钟,痛减,再灸左合谷60分钟,痛止而愈。
免责声明:当前内容和信息部份来源于网络,仅供兴趣爱好分享娱乐,仅代表个人观点,无任何现实指导意义!
执行董事微信:15815597389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口腔科—复发性口腔溃疡(口疮)怎么艾灸?
口疮又称口疳,是指口腔黏膜上发生表浅如豆大的溃疡,故又称口腔溃疡。现代医学称之为口腔炎,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一般分实证和虚证两类。实证多因过食辛辣、...
口疮又称口疳,是指口腔黏膜上发生表浅如豆大的溃疡,故又称口腔溃疡。现代医学称之为口腔炎,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一般分实证和虚证两类。实证多因过食辛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