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艾灸科 > 五官科 > 正文

耳鼻喉科—失嗅怎么艾灸?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失嗅指鼻窍嗅觉减退或嗅觉丧失。多因邪毒滞留鼻窍,或鼻窍失养、气血瘀滞鼻窍等所致。本症可见于现代医学的鼻炎,鼻窦炎,鼻息肉及鼻腔、鼻窦肿物等。

耳鼻喉科—失嗅怎么艾灸?

【概述】

失嗅指鼻窍嗅觉减退或嗅觉丧失。多因邪毒滞留鼻窍,或鼻窍失养、气血瘀滞鼻窍等所致。本症可见于现代医学的鼻炎,鼻窦炎,鼻息肉及鼻腔、鼻窦肿物等。

【症状】

(l)肺经风热:嗅觉减退,鼻塞涕黄,伴有发热、咳嗽、痰多,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2)胆腑郁热:嗅觉减退,鼻塞,涕黄浊而有臭味,一般鼻通气后,嗅觉也逐渐恢复,同时伴有发热、头痛、口苦、咽干、痰多、全身乏力,舌红苔黄,脉弦数。
(3)血瘀阻肺:嗅觉减退或消失,臭塞,或有鼻涕。伴有头昏而闷,头痛较剧,咳嗽。舌苔薄、质黯,或有瘀斑,脉细涩。
(4)肺脾两虚,嗅觉差,鼻涕黏白,鼻塞时轻时重,头昏而胀,气短懒言,全身倦怠,食少腹胀,舌苔薄白,脉缓。

【病因分析与鉴别】

(1)肺经风热:因外感风热,或风寒郁久化热,热壅鼻窍所致,起病急,病程短,多伴有发热、咳嗽等外感风热之象,嗅觉减退往往因鼻窍不利而引起。
(2)胆腑郁热:为邪热入里,客于胆经,郁而化火,上犯鼻窍而成。多因涕多、痰盛、呼吸不利而致嗅觉减退。
(3)血瘀阻肺:多因邪毒滞留鼻窍,迁延日久,或鼻受外伤致气滞血瘀,窍络阻塞,气血无以上荣,故不知香臭,治宜调和气血,行滞化瘀。
(4)肺脾两虚:肺主气,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脾为肺母,脾虚则不能散精于肺.致脾肺两虚,津微不能上荣鼻窍,故嗅觉减退,甚则失嗅。偏于肺气虚者,治宜温补肺气,而散风寒。如无涕鼻干者,应养阴润燥。偏于脾虚者,治宜补中益气,培土生金。

【艾灸取穴】

灸序 穴位名 参考温度(℃) 参考时间(分钟) 备注
第1天 风池 52 30 双穴
印堂 48 30 单穴
合谷 48 30 双穴
第2天 上迎香 48 30 双穴
上星 50 30 单穴
曲池 48 30 双穴
第3天 膈俞 54 50 双穴
通天 52 30 双穴
瞳子髎 48 30 双穴

【艾灸体会】

针灸对嗅觉减退有较好疗效,对嗅觉完全丧失者较为难治。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口腔科—复发性口腔溃疡(口疮)怎么艾灸?
口腔科—复发性口腔溃疡(口疮)怎么艾灸?
口疮又称口疳,是指口腔黏膜上发生表浅如豆大的溃疡,故又称口腔溃疡。现代医学称之为口腔炎,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一般分实证和虚证两类。实证多因过食辛辣、...
  • 五官科
  • 2023-03-15 03:24
  • 6 0 0
+1
口腔科—牙痛怎么艾灸?
口腔科—牙痛怎么艾灸?
牙痛是口腔科疾病中常见症状之一。中医学中的龋齿、牙宣、牙咬痛、骨槽风等皆可引起牙痛。现代医学中的龋齿、急性牙髓炎、急性根尖炎、牙本质过敏多有本症状...
  • 五官科
  • 2023-03-15 03:24
  • 2 0 0
+1
眼科—斜视怎么艾灸?
眼科—斜视怎么艾灸?
斜视属中医目偏视、神珠转反等病范畴。现代医学称之为眼肌麻痹。是眼球转动受限的一种眼病。
  • 五官科
  • 2023-03-15 03:24
  • 1 0 0
+1
眼科—近视怎么艾灸?
眼科—近视怎么艾灸?
近视是临床常见的眼病,尤以儿童及青少年居多。多是后天形成的。多因学龄儿童及青少年时在光线不足处学习(看书)或工作,或阅读体位不正,或光淡阅细字体,...
  • 五官科
  • 2023-03-15 03:24
  • 16 0 0
+1
眼科—青光眼怎么艾灸?
眼科—青光眼怎么艾灸?
青光眼是由于眼内压升高而引起的内眼眼病。属中医绿风内障、青风内障范畴。根治颇难,危害甚大。
  • 五官科
  • 2023-03-15 03:23
  • 8 0 0
+1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