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症是由脑溢血、脑血栓、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所引起的,以一侧肢体的运动功能障碍或有感觉丧失的病症;或伴有口角㖞斜、流涎、吞咽困难、语言蹇涩、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有高血压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史的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在中医属“中风”、“偏枯”的范畴。肝肾阴虚为发病之根本,气血痹阻,筋脉失养而偏瘫。

本症是由脑溢血、脑血栓、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所引起的,以一侧肢体的运动功能障碍或有感觉丧失的病症;或伴有口角㖞斜、流涎、吞咽困难、语言蹇涩、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有高血压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史的中老

【概述】
【症状】
半身不遂,肌肤不仁,手足麻木,口角㖞斜,言语蹇涩,或兼有头晕,头痛,腰膝酸重。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中脘 | 48-54 | 50-70 | 单穴 |
足三里 | 45-52 | 50-6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2天 | 环跳 | 47-52 | 50 | 双穴 |
阳陵泉 | 45-48 | 4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3天 | 风市 | 47-52 | 50 | 双穴 |
申脉 | 47-50 | 40-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4天 | 肩髃 | 45-50 | 50 | 双穴 |
曲池 | 45-48 | 4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5天 | 风池 | 42-48 | 40-50 | 双穴 |
悬钟 | 45-48 | 4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6天 | 身柱 | 48-52 | 50-60 | 单穴 |
腰阳关 | 47-53 | 50-60 | 单穴 | |
三阴交 | 42-48 | 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7天 | 委中 | 42-48 | 40 | 双穴 |
照海 | 42-48 | 4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8天 | 百会 | 45-50 | 30-40 | 单穴 |
哑门 | 45-48 | 40-50 | 单穴 | |
内关 | 42-47 | 40-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按语】
摘自《马氏温灸法》
艾灸对预防脑卒中、抢救脑卒中、以及脑卒中后遗症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等均有良好的效用。此病最宜早灸,一般有中风先兆便灸治可制止病的发作,在发病时,不可拘于“等病情稳定后才宜针灸”的说法,也不宜泥于“闭证宜针,脱证宜灸”之说,凡昏迷者速灸脐、中脘、足三里等穴每获良效,但施灸时间可能须延长,曾治一脑卒中昏迷患者,连灸18小时后方苏醒。此病进入稳定期常留有偏瘫及言语不利等症,一般须长期坚持灸,有些患者能在病数年之后,偏瘫及失语完全治愈,这与耐心坚持灸治有极大关系。
艾灸对预防脑卒中、抢救脑卒中、以及脑卒中后遗症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等均有良好的效用。此病最宜早灸,一般有中风先兆便灸治可制止病的发作,在发病时,不可拘于“等病情稳定后才宜针灸”的说法,也不宜泥于“闭证宜针,脱证宜灸”之说,凡昏迷者速灸脐、中脘、足三里等穴每获良效,但施灸时间可能须延长,曾治一脑卒中昏迷患者,连灸18小时后方苏醒。此病进入稳定期常留有偏瘫及言语不利等症,一般须长期坚持灸,有些患者能在病数年之后,偏瘫及失语完全治愈,这与耐心坚持灸治有极大关系。
【案例】
摘自《马氏温灸法》
佟某,男,57岁。1965年8月25日初诊。
病史及症状:患有高血压病10余年,血压经常为29.3/16.0kpa(220/120mmHg)。于3天前突然昏倒,失语,随之左半身不遂。去医院治疗,症状缓解2天,但于来诊前一天晚间受风,做半身不遂加重。
治疗:按高血压病常规灸法中前7日穴灸治。灸1周后,左腿有蚁行感,而后左腿便能运动;灸20天后可自己行走500米路,左臂略能活动,至此开始延长灸时,每日灸2-3小时;灸两个月后,可连续行走500多米,负重15-20能行走。在治疗的2个月中,血压一般为140/90mmHg,有时上升至180/110mmHg,此后仍在继续灸治。
佟某,男,57岁。1965年8月25日初诊。
病史及症状:患有高血压病10余年,血压经常为29.3/16.0kpa(220/120mmHg)。于3天前突然昏倒,失语,随之左半身不遂。去医院治疗,症状缓解2天,但于来诊前一天晚间受风,做半身不遂加重。
治疗:按高血压病常规灸法中前7日穴灸治。灸1周后,左腿有蚁行感,而后左腿便能运动;灸20天后可自己行走500米路,左臂略能活动,至此开始延长灸时,每日灸2-3小时;灸两个月后,可连续行走500多米,负重15-20能行走。在治疗的2个月中,血压一般为140/90mmHg,有时上升至180/110mmHg,此后仍在继续灸治。
免责声明:当前内容和信息部份来源于网络,仅供兴趣爱好分享娱乐,仅代表个人观点,无任何现实指导意义!
执行董事微信:1581559738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神经系统病症—股外侧皮神经炎怎么艾灸?
股外侧皮神经发生炎症表现为大腿前外侧的皮肤疼痛及感觉异常称之为股外侧皮神经炎。 股外侧皮神经来自第2、3腰神经,前支负责髌膝及大腿前方的皮肤感觉,后支...
股外侧皮神经发生炎症表现为大腿前外侧的皮肤疼痛及感觉异常称之为股外侧皮神经炎。 股外侧皮神经来自第2、3腰神经,前支负责髌膝及大腿前方的皮肤感觉,后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