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痿证、痹证以及脚气等均能够引起四肢痿废,其临床表现各有不同。严重的痹证,由于四肢疼痛、肿胀、变形,日久则可致肌肉瘦削枯萎,肢体活动障碍,症状和痿证相似。但是痹证是由于感受外邪所致关节疼痛或肿胀,而痿则多由内因而成,无关节疼痛或肿胀。脚气虽有下肢缓纵痿软的症状,但脚气的下肢麻木、肿胀、疼痛,属于邪实,而痿证则肢体但不任用,并无痛处,多为气血虚弱。
痿废一症,包括在瘫痪之内,上下肢均可发生,若一侧上下肢瘫痪则称偏瘫、或半身不遂。常见于现代医学的脑瘫、外伤性截瘫、重症肌无力、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等疾病。
【症状】
(2)湿热浸淫:初起为四肢感觉异常,继而手足痿软无力,手足下垂,不堪任用,肢体困重麻木,胸脘痞闷,小便赤涩热痛,大便黏,舌苔黄腻,脉滑而数。
(3)脾胃气虚:四肢软弱无力,渐致缓纵不收,肌肉枯萎瘦削,兼见神疲倦怠,纳少便溏,甚或久泻不止,面目虚浮无华,失眠心悸,舌质淡,脉细弱无力。气虚日久不愈,则可发展为阳虚而出现畏寒肢冷,面色咣白,完谷不化,小便清长等症状。
(4)肝肾亏虚:一侧或双侧下肢感觉障碍,或痛觉消失,渐致下肢痿废不用,腰脊痠软,头晕耳鸣,遗精滑泄,或月经不调。舌淡红少苔,脉沉细或细数。
(5)瘀血阻滞:四肢软弱无力,或麻木不仁,筋脉抽掣,甚至萎枯不用,或见四肢脉络青紫,舌紫唇青或见瘀斑,脉涩滞。
【病因分析与鉴别】
(2)脾胃气虚和肝肾亏损型相鉴别,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调,或久病体虚,或久泻久痢,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气血生化无源,百骸皆失于濡养,宗筋弛缓,以至四肢痿废不用。可兼见气短神疲,面浮肢肿等气虚症状。肝肾亏损者多由于久病体虚,肝肾之阴血耗伤,或纵欲无度,肝阴肾精枯涸,皆可致痿,肝主筋,且肝藏血,肾主骨,又肾藏精,肝肾精血亏损,筋脉失养,可致四肢痿废,伴有腰脊痠软,头晕耳鸣等症状。如《素问•痿论》 中说:“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 … 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肾者水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
(3)瘀血阻滞者多由于跌打损伤或寒凝血脉,或气虚血滞,血行弛缓滞涩,留滞经络筋脉,以至四肢枯萎不用。表现为舌见青紫或蓝色半点,肌肤枯燥,甚至甲错,脉迟而涩。
【艾灸取穴】
灸序
穴位名
参考温度(℃)
参考时间(分钟)
备注
第1天
中脘
54
50
单穴
足三里
48
4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2天
环跳
48
30
双穴
阳陵泉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3天
风市
48
30
双穴
申脉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4天
肩髃
50
30
双穴
曲池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5天
风池
52
30
双穴
悬钟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6天
身柱
54
50
单穴
腰阳关
54
60
单穴
三阴交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7天
委中
48
30
双穴
照海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8天
百会
52
30
单穴
哑门
52
30
单穴
列缺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9天
肾俞
54
60
双穴
太溪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10天
大杼
54
50
单穴
飞扬
48
4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11天
胆俞
54
40
双穴
阳辅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艾灸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