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症状】
(2)风热犯肺:突然眼睑和面部浮肿,发热恶风,咳嗽,咽红肿痛,尿短少,舌边尖微红,苔薄黄,脉浮数。
(3)水湿困脾:肢体浮肿,起病缓慢,病程较长,肿势多由四肢而起,腹部、下肢明显,身重困倦,胸闷泛恶,口淡,尿清而短,舌苔白腻,脉沉缓或沉迟。
(4)脾阳虚:水肿腰腹以下为甚,反复不愈,按之凹陷不起,神倦肢冷,纳减便溏,小便量少,色清,舌质淡,苔薄白水滑,脉沉缓。
(5)肾阳虚:全身水肿,肿势多先由腰足始,腰以下肿明显,两足内侧尤剧,腰膝痠软沉重,阴囊湿冷,怯寒肢冷,小便量少色清,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弱。
(6)气血两虚,渐见面部、四肢浮肿,面色咣白或萎黄,唇淡白,头晕心悸,气短,纳少体倦,精神不振,舌质淡少苔,脉虚细无力。
【病因分析与鉴别】
(2)水湿困脾浮肿与脾阳虚浮肿:水湿困脾浮肿多由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水湿不得下泄,泛于肌肤发为水肿。脾主四肢,脾为湿困发为水肿,肿多由四肢而起;湿困于内,清阳不升,故头重如裹;湿性多浊,水湿内停则身重困倦,口淡;湿困中焦,升降失调,胃失和降,则胸闷泛恶;湿为阴邪,水湿内困,膀胱气化不利,尿清而少,总之,水湿困脾水肿辨证时需抓住湿邪重这一特点。而脾阳虚浮肿多由脾虚运化无权,阳虚不能制水而发为水肿,其肿腹腰以下为甚,常反复不愈,按之凹陷不起。且伴肢冷倦怠,纳呆便溏等脾阳不足的症状
(3)脾阳虚浮肿与肾阳虚浮肿:两者皆属阳虚证候。肿势以腰以下为著,舌苔和脉象表现亦颇相似。而肾阳虚浮肿较脾阳虚浮肿为重,常表现为全身水肿。肿势多先从腰脚开始,两踝部肿势较剧,并有腰膝痠软沉重,阴囊湿冷等病症,脾阳虚浮肿,兼以纳减便溏,肢冷倦怠症状。
(4)气血两虚浮肿:多由脾胃气虚,生化不足,或久病后气血两亏,脏腑失养,导致水液代谢功能失常而发生水肿。本证与脾阳虚浮肿鉴别:本证气虚(气短等)、血虚(面色咣白或萎黄、唇淡白、心悸头晕等)证候突出,尚无阳虚(肢冷、便溏等)证出现,肿势亦不如阳虚浮肿重。
【艾灸取穴】
灸序
穴位名
参考温度(℃)
参考时间(分钟)
备注
第1天
关元
54
60
单穴
曲骨
54
60
单穴
三阴交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2天
水分
54
50
双穴
水道
54
5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3天
偏历
48
30
双穴
复溜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4天
小肠俞
54
40
双穴
阳陵泉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5天
大肠俞
54
40
双穴
腹结
54
4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案例】
刘某,女,41岁,2000年10月5日初诊。主诉:近3年来双下肢水肿渐甚,并延及双手及眼皮,曾服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无效。曾服用过呋塞米,但停药后不久,水肿又如前。做尿常规、肾功能、心电图、B超、脑CT等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查其面色晦黯,手、足、腿处皮肤按之凹陷恢复较慢,伴有身体倦怠乏力、大便溏而不爽,嗜睡,头脑不清,易忘事,舌淡胖,边有齿印,苔白腻,脉动沉细。证属脾肾两虚、水湿内停。治宜健脾温肾、助阳利水。取穴:脾俞、肾俞、气海、阴陵泉、足三里,每次一穴一壮,共5壮。共治疗9次水肿消退,但仍有大便溏,后加灸天枢而愈。
按:水肿是指人体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引起头面、目窠、四肢甚至全身肿张。临床上分阳水、阴水两类。此病属阴水,多是由于饥饱失宜,脾气虚弱;或劳倦过度,伤及肾气。脾虚则运化无权,水湿内潴;肾虚则气化失职,开阖不利,导致水邪泛溢而成水肿。脾俞、肾俞为足太阳膀胱经的背部腧穴,是脾、肾的背腧穴,与脾脏、肾脏有内外相应的联系,是主治脾脏、肾脏疾病的重要穴位,温灸此两穴,可以健脾温肾,助阳利水,配以祛水要穴阴陵泉,能够增强其健脾祛湿的功效,再加上气海、足三里以补气,使气机和畅、水道通利而肿自消。
【艾灸体会】
水肿初期应吃无盐饮食,肿势渐退后(约3 个月)可进少盐饮食,待病情好转后逐渐增加食盐量。注意摄生,慎防感冒,避免劳倦,节制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