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症状】
(2)外感疟邪:寒热往来,反复发作,发有定时,多见隔日发作1 次,亦有三日一发者。发作时,先恶寒,继则高热,最后遍体汗出,热退身和。舌红苔薄白或黄腻,脉弦.
(3)湿热郁阻三焦:寒热起伏,汗出不澈,胸闷腹胀呕恶,头痛烦躁,口干渴,不喜饮,小便短黄赤,舌边红,舌苔白腻,脉濡。
【病因分析与鉴别】
(2)外感疟邪寒热往来:病由感受疟邪所致,多发生于夏秋季节。辨证要点是:寒热往来,休作有时,二日一发或三日一发;或热多寒少,或寒多热少,发作时恶寒、发热、汗出,常反复发作。
(3)湿热郁阻三焦寒热往来:本证为湿温病、邪热痰浊留恋三焦,伏留不解所致.故出现寒热起伏,胸脘痞闷,腹胀,溲黄短赤,苔腻等湿热交阻上、中、下三焦等特点。
(4)寒热往来与“恶寒发热”不同:后者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而寒热往来是寒热交替出现,即发热时无恶寒,恶寒时不发热,不难区别
【艾灸取穴】
灸序
穴位名
参考温度(℃)
参考时间(分钟)
备注
第1天
大椎
52
40
单穴
曲池
48
30
双穴
后溪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2天
脾俞
54
50
双穴
公孙
48
30
双穴
间使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3天
陶道
52
50
双穴
合谷
48
30
双穴
内关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4天
中脘
54
50
单穴
足三里
48
40
双穴
天枢
54
5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5天
期门
52
40
双穴
太冲
48
30
双穴
章门
52
4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艾灸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