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艾灸科 > 儿科 > 正文

小儿多动怎么艾灸?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小儿多动是指小儿活动过多,躁动不安的一种症状,常与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多、情绪不稳、冲动任性、自我控制能力差等出现。主要是由于先天不足和后天失养所致,本症多责之于心、肝、脾、肾四脏功能失调,以肝肾阴虚

小儿多动怎么艾灸?

【概述】

小儿多动是指小儿活动过多,躁动不安的一种症状,常与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多、情绪不稳、冲动任性、自我控制能力差等出现。主要是由于先天不足和后天失养所致,本症多责之于心、肝、脾、肾四脏功能失调,以肝肾阴虚、心脾两虚之虚证为主,也有痰火扰心、心火偏旺的实证,或虚实互兼者。古代并无此症的记载,类似于“健忘”、“不寐”、“肝热”、“阳躁”等症状。
本症多见于西医多动症,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及注意力缺损障碍等。

【症状】

(1)肾虚肝旺:好动多语,面颊发红,冲动任性,难以自抑,神思涣散,注意力不能集中,动作笨拙不灵,指甲头发不荣,五心烦热或两颧发红,舌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或弦细而数。
(2)痰火扰心:多动多语,烦急多怒,冲动任性难以制约,注意力不能集中,胸闷纳呆,痰多口苦,口渴,便干溺赤,苔黄腻,脉滑数。
(3)心脾气虚:神思涣散,注意力不能集中,神疲乏力,食纳不佳,形体消瘦或虚胖,语少激昂,健忘失眠,多梦,语言迟钝,舌淡,苔少或苔薄白,脉虚弱。

【病因分析与鉴别】

(1)肾虚肝旺小儿多动系因先天不足或后天体弱多病,调护失宜,导致肾阴不足,阴虚则无以制阳,而出现一系列“阳躁”的症状,多动多语,精神亢奋,语言高昂,烦急善动等,肝肾同源,肾阴不足则水不涵木,肝阳亢旺而出现魂失所藏之症,常伴有神荡无主,夜寐不安,梦游梦呓,性情急躁,易怒冲动。
(2)痰火扰心小儿多动多是由于小儿胎热较重,寒热调护失宜,或过饮水浆,或过食肥甘厚味,而蕴生湿热,湿热内蕴,化为痰火。湿热痰瘀弥漫脏腑三焦,阻滞胸膈,上扰心神,心失所主,故神思涣散,注意力不能集中,烦躁不宁,多动多语,冲动任性,难以制约。痰热互结阻滞中焦则兼见胸闷纳呆。湿热流注下焦则大便秘结或溏而不爽,小便黄赤而短少。
(3)心脾气虚小儿多动多由于患儿先天禀赋不足,伤食或病后失于调护,使脾气虚弱,心气受损。脾虚则思虑不周,言语冒失,兴趣多变,虽能自悟而不能自制。心气不足则兼见心悸键忘,神疲乏力,时而汗出,惕然而惊等症。心气不足,神窍不利则可见口吃,语言迟缓。脾虚运化失职则见面色萎黄,纳呆腹泻等症状。

【艾灸取穴】

灸序 穴位名 参考温度(℃) 参考时间(分钟) 备注
第1天 内关 48 30 双穴
太冲 48 30 双穴
神阙 50 60 单穴
第2天 大椎 50 40 单穴
三阴交 48 30 双穴
神阙 50 60 单穴
第3天 太溪 48 30 双穴
行间 48 30 双穴
神阙 50 60 单穴
第4天 气海 50 60 单穴
章门 50 40 双穴
丰隆 48 30 双穴

【艾灸体会】

本病针灸治疗效果较好,患儿应树立信心,加强自制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家长要给患儿一个宽松的生活、学习环境,尽量避免忧愁、惊恐,不责骂、体罚,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耐心训练,稍有进步即应鼓励。本病预后较好,绝大多数患儿至青春期逐渐好转而痊愈。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小儿脱肛怎么艾灸?
小儿脱肛怎么艾灸?
脱肛又称直肠脱垂。此病多见于小儿,但年老体弱者亦有发生。
  • 儿科
  • 2023-03-15 02:46
  • 5 0 0
+1
鹅口疮怎么艾灸?
鹅口疮怎么艾灸?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一种感染性口腔疾病,是小儿常见的病症,好发于体弱多病的婴幼儿。
  • 儿科
  • 2023-03-15 02:46
  • 4 0 0
+1
小儿疝气怎么艾灸?
小儿疝气怎么艾灸?
小儿疝气是指小儿睾丸或脐部偏坠胀痛的疾病。有脐疝、腹股沟斜疝等。本病好发于小儿出生后头6个月或1~2岁。
  • 儿科
  • 2023-03-15 02:46
  • 6 0 0
+1
小儿佝偻病怎么艾灸?
小儿佝偻病怎么艾灸?
小儿佝偻病又称软骨病。属中医五迟五软、鸡胸龟背范畴。尤以缺乏户外活动的小儿为多见。
  • 儿科
  • 2023-03-15 02:46
  • 2 0 0
+1
小孩流行性腮腺炎怎么艾灸?
小孩流行性腮腺炎怎么艾灸?
流行性腮腺炎中医称痄腮,俗名猪头肥。本病好发于冬春季节。5~9岁小儿发病居多,且多具传染性。
  • 儿科
  • 2023-03-15 02:46
  • 4 0 0
+1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