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甲错是指以皮肤干燥、粗糙、伴有鱼鳞状鳞屑为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本病为先天性疾患,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即可发病,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至青春期最为明显,以后逐渐停正发展。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肌肤失养,燥邪为患,导致皮肤甲错。
本症在《金匮要略》中名为“肌肤甲错”,《诸病源候论》称“蛇身”、“蛇体”,“蛇皮”等,后代也有入称为“蟾皮症”、“蛤蟆皮”等。
本症主要见于现代医学的鱼鳞病,一些其他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消化道溃疡、干燥综合征等也可以出现皮肤甲错的症状。

皮肤甲错是指以皮肤干燥、粗糙、伴有鱼鳞状鳞屑为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本病为先天性疾患,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即可发病,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至青春期最为明显,以后逐渐停正发展。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肌肤失养

【概述】
【症状】
(1)血虚风燥:皮肤干燥粗糙,上覆鳞屑,呈灰白色或污秽色,偶有轻微痒感,冬重夏轻,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头晕目眩,舌苔薄白,脉细弱。
(2)血热燥盛:病变初起为粟米粒大小的干燥坚硬的丘疹,逐渐融合成片,皮肤干燥脱屑,伴有手足部皮肤角化、皲裂、瘙痒等,病程缓慢,舌质红,脉细数。
(3)瘀血阻滞:皮肤呈弥漫性角质化,状如鱼鳞,肌肤干燥粗糙,甚至皲裂,面色黑黯,舌质紫黯,有瘀点或瘀斑,脉弦。
(2)血热燥盛:病变初起为粟米粒大小的干燥坚硬的丘疹,逐渐融合成片,皮肤干燥脱屑,伴有手足部皮肤角化、皲裂、瘙痒等,病程缓慢,舌质红,脉细数。
(3)瘀血阻滞:皮肤呈弥漫性角质化,状如鱼鳞,肌肤干燥粗糙,甚至皲裂,面色黑黯,舌质紫黯,有瘀点或瘀斑,脉弦。
【病因分析与鉴别】
(1)血虚风燥皮肤甲错与瘀血阻滞皮肤甲错:两者相比,血虚风燥肌肤甲错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胃失养,使肌肤不得濡养,而成皮肤甲错,状如蛇皮,干燥粗糙,夏季较轻,冬季干燥较重。瘀血阻滞皮肤甲错,多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肌肤,出现肌肤甲错,肌肤干燥粗糙,状如鱼鳞,甚至皲裂,舌质紫黯,有瘀点或瘀斑,脉弦。
(2)血虚风燥皮肤甲错与血热燥盛皮肤甲错:两者发病皆由血分而起,前者属于虚证,后者属于实证。血虚风燥皮肤甲错的皮肤干燥粗糙,上覆鳞屑,呈灰白色或污秽色,偶有轻微痒感,冬重夏轻,形体消瘦,面色苍白,血热燥盛多是由于素体热盛,复感热邪,热邪浸袭肌肤,出现粟米粒大小的干燥坚硬的丘疹,皮肤干燥脱屑,甚至手足部皮肤角化、皲裂、瘙痒等。
(2)血虚风燥皮肤甲错与血热燥盛皮肤甲错:两者发病皆由血分而起,前者属于虚证,后者属于实证。血虚风燥皮肤甲错的皮肤干燥粗糙,上覆鳞屑,呈灰白色或污秽色,偶有轻微痒感,冬重夏轻,形体消瘦,面色苍白,血热燥盛多是由于素体热盛,复感热邪,热邪浸袭肌肤,出现粟米粒大小的干燥坚硬的丘疹,皮肤干燥脱屑,甚至手足部皮肤角化、皲裂、瘙痒等。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脾俞 | 54 | 50 | 双穴 |
三阴交 | 48 | 30 | 双穴 | |
患处 | 52 | 50 | ||
第2天 | 曲池 | 48 | 30 | 双穴 |
委中 | 48 | 30 | 双穴 | |
患处 | 52 | 50 | ||
第3天 | 膈俞 | 54 | 50 | 双穴 |
血海 | 48 | 30 | 双穴 | |
患处 | 52 | 50 | ||
第4天 | 肺俞 | 54 | 50 | 双穴 |
气海 | 54 | 60 | 单穴 | |
患处 | 52 | 50 |
【艾灸体会】
艾灸治疗本症具有一定的疗效,具有补益气血,荣养肌肤的作用。本证患者要经常使用润肤霜等护理皮肤,防止肌肤干燥。避免寒冷刺激,冬季注意衣着保暖,防止暴露部位皮肤受冻。注意饮食的摄入,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
免责声明:当前内容和信息部份来源于网络,仅供兴趣爱好分享娱乐,仅代表个人观点,无任何现实指导意义!
执行董事微信:15815597389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