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艾灸科 > 皮肤科 > 正文

肌肤疼痛怎么艾灸?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肌肤疼痛,又称为肌痹、痿痹、脾痹等。是指周身肌肉疼痛无力,痠楚不仁,影响活动,兼见皮肤红斑水肿的症状。多由风寒湿热毒邪浸淫肌肤,消烁肌肉,闭阻经脉引起。 《素问•长刺节论》:“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

肌肤疼痛怎么艾灸?

【概述】

肌肤疼痛,又称为肌痹、痿痹、脾痹等。是指周身肌肉疼痛无力,痠楚不仁,影响活动,兼见皮肤红斑水肿的症状。多由风寒湿热毒邪浸淫肌肤,消烁肌肉,闭阻经脉引起。
《素问•长刺节论》:“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于寒湿。”相当于西医的皮肌炎。

【症状】

(l)热毒炽盛:肌肤疼痛无力,壮热恶寒,颜面、眼睑红肿,关节疼痛。伴有高热,烦躁,口苦咽干。舌红绛,苔黄,脉洪数。
(2)脾肾阳虚:肌肉萎缩,关节疼痛,形体消瘦,肢端皮肤发绀发凉,活动受限,伴有纳少乏力,腹冷便溏,心悸气短,甚而呼吸困难,饮食难下。舌淡胖,苔薄,脉沉细无力。
(3)心脾两虚:四肢肌肉疼痛无力,皮损黯红。伴有心悸健忘,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腹胀便溏,面黄肌瘦。舌淡苔少,脉细。

【病因分析与鉴别】

(l)心脾两虚肌肤疼痛与脾肾阳虚肌肤疼痛:二者均为本虚。前者为心脾俱虚,故而肌肤筋脉失养,导致肌肤疼痛,痠软无力,常伴有心慌气短,面黄消瘦,食少纳呆便溏。后者为脾肾阳虚,先天与后天之本均不足,导致风寒湿邪有机可乘,使脉络受阻,气血瘀滞,表现为肌肉萎缩,肢端皮肤发绀发凉。
(2)肌肤疼痛与皮痹:皮痹又称为硬皮病,表现为皮肤萎缩,有蜡样光泽,韧硬不能捏起,无眼睑紫红色斑块丘疹,亦无明显肌肤疼痛。

【艾灸取穴】

灸序 穴位名 参考温度(℃) 参考时间(分钟) 备注
第1天 中脘 54 50 单穴
足三里 48 4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2天 期门 52 40 双穴
太冲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3天 肾俞 54 60 双穴
太溪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4天 膈俞 54 50 双穴
血海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5天 大椎 52 40 单穴
曲池 48 30 双穴
合谷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6天 肩井 50 30 双穴
肩髎 52 40 双穴
外关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7天 环跳 48 30 双穴
曲池 48 30 双穴
申脉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艾灸体会】

针灸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患者平时应注意局部保嗳,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鸡眼怎么艾灸?
鸡眼怎么艾灸?
鸡眼又名肉刺,大多生于足底前端和足趾间。多因穿紧窄的鞋子或足骨畸形,使足部受到长时间的间歇性挤压、摩擦而引起。
  • 皮肤科
  • 2023-03-15 03:18
  • 35 0 0
+1
冻疮怎么艾灸?
冻疮怎么艾灸?
冻疮多发生在严冬寒冷季节,好发于手、足末梢掌侧和足跟、耳廓等处。且容易复发。多因严冬季节静坐少动,严寒侵袭,致气血运行不畅,寒凝瘀滞,阻遏肌肤所致。
  • 皮肤科
  • 2023-03-15 03:18
  • 6 0 0
+1
阴囊湿疹怎么艾灸?
阴囊湿疹怎么艾灸?
阴囊湿疹古称绣球风或肾囊风,亦属湿疹范畴,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因久坐潮湿之地,被湿气所侵,湿郁化热;或下焦湿热,风邪外袭,而致风、湿、热邪客于阴囊...
  • 皮肤科
  • 2023-03-15 03:18
  • 15 0 0
+1
面生粉刺怎么艾灸?
面生粉刺怎么艾灸?
面生粉刺简称粉刺。又名痤疮、青春痘。本病多发生于男女青春期,尤以颜面部为多,亦可见于胸背上部及肩胛部。临床尤以女性为多。多因肺热或血热郁滞肌肤所致...
  • 皮肤科
  • 2023-03-15 03:18
  • 7 0 0
+1
腋臭怎么艾灸?
腋臭怎么艾灸?
腋臭又召狐臭,或体气,俗名臭汗。本病好发于腋下,多见于青年男女,尤以女性为多。多因湿热内郁或因遗传所致。
  • 皮肤科
  • 2023-03-15 03:18
  • 33 0 0
+1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