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本症之病位在膀胱,总由肾虚、膀胱为热所迫而致。治疗以滋阴清热、泻火通淋为主。
【症状】
(2)脾肾亏虚:小便赤涩不甚,但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腰痠膝软,神疲乏力,舌淡,脉虚弱。
(3)肝郁气滞:实证:小便涩滞,淋沥不畅,少腹满痛,苔薄白,脉沉弦。虚证:少腹坠胀,尿有余沥,面色白,舌淡,脉虚细无力。
【病因分析与鉴别】
(2)脾肾亏虚小便淋痛:生产时劳累过度或房室不节等,而致脾肾亏虚,脾虚则中气下陷,肾虚则下元不固,因而小便淋沥不已。辨证要点为:小便淋痛时作时止,遇劳即发,腰痠膝软,神疲乏力,气血不足,舌淡,脉虚弱。
(3)肝郁气滞小便淋痛:恼怒伤肝,气郁化火,气火郁于下焦,膀胱气化不利,则少腹作胀,小便艰涩而痛,余沥不尽。辨证要点为:小便涩滞,少腹满痛坠胀,苔薄白,脉沉弦。
【艾灸取穴】
灸序
穴位名
参考温度(℃)
参考时间(分钟)
备注
第1天
中脘
54
50
单穴
足三里
48
4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2天
关元
54
60
单穴
曲骨
54
60
单穴
三阴交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3天
下脘
54
50
单穴
天枢
54
50
双穴
气海
54
60
单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4天
肾俞
54
60
双穴
然谷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5天
膀胱俞
54
50
双穴
上脘
54
50
单穴
中极
54
60
单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6天
大肠俞
54
40
双穴
水道
54
5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艾灸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