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艾灸科 > 妇科 > 正文

妊娠病症状—妊娠尿痛怎么艾灸?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妊娠期间,出现尿频、尿急、淋沥涩痛等症状,称“妊娠尿痛”,又称“子淋”。本症《诸病源候论》称“子淋”、《太平圣感方》称“妊娠小便淋涩”、《产科百问》谓之“妊娠小便淋”。 《诸病源候论•诸淋候》明确指

妊娠病症状—妊娠尿痛怎么艾灸?

【概述】

妊娠期间,出现尿频、尿急、淋沥涩痛等症状,称“妊娠尿痛”,又称“子淋”。本症《诸病源候论》称“子淋”、《太平圣感方》称“妊娠小便淋涩”、《产科百问》谓之“妊娠小便淋”。
《诸病源候论•诸淋候》明确指出淋证病位在肾与膀胱,其病机是“肾虚而膀胱热故也”,其机制为“肾虚不能制水则小便数也,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宣”.为后世医家认识和治疗本病确立了基本原则,故《妇人大全良方》、《胎产心法》等提出用“六味地黄汤加车前子或知柏治之”。而《沈氏女科辑要笺正》进一步完善了本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认为本病是“阴虚热炽,津液耗伤者为多。不比寻常淋痛皆由膀胱湿热郁结也。故非一味苦寒胜湿淡渗利水可治”。
本症与转胞不同,《沈氏女科辑要笺正•子淋转胞》说:“小便频数,不爽且痛,乃谓之淋。……转胞亦是小便频数,不能畅达,但不必热,不必痛,则胎长压塞膀胱之旁,府气不能自如。”又说:“子淋与转胞,必不可竟认作同是一病.”临床上妊娠尿痛分为实热、虚热、湿热、气虚四种证型。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妊娠合并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系统感染疾病。

【症状】

(1)实热:妊娠期中,小便频数,短赤灼热、尿意急迫,艰涩疼痛。伴口苦,口渴,且喜饮冷,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偏干,脉滑数。
(2)虚热:妊娠期,小便频数窘涩,点滴而下,色黄灼痛。体瘦颧红,咽燥口干,心烦不宁,舌质红嫩,少苔或苔花剥,或无苔,脉细数。
(3)湿热:妊娠数月,小便涩痛,频数量少,色赤灼热,面色垢黄,肢体倦怠,口苦,心烦,渴不多饮,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厚而燥,脉滑数。
(4)气虚:妊娠期问,小便滴沥涩痛,色淡黄,或欲解不能,或漫出不禁,常溺后痛甚。小腹坠胀,体倦乏力,舌淡,苔薄白,脉虚滑。

【病因分析与鉴别】

(1)妊娠实热尿痛与妊娠湿热尿痛:均为实证,热证。故同见小便频数,短赤灼痛,口苦,舌红,苔黄而干,脉滑数之象。但其病因、病机有别:实热尿痛,多因素体阳盛,孕后阴血聚下养胎,不能上济心火,心火偏亢,邪热移于小肠,或奉养太厚,喜食辛热之物,以致内热下注膀胱,灼伤津液所致;湿热尿痛则因护摄不慎,湿热内侵,蕴结膀胱,气化失司所致。其辨证要点是,妊娠实热尿痛,必有火热内炽的临床表现(如口舌生疮,渴喜饮冷,大便秘结等),而湿热尿痛,则其湿热之象(如面色垢黄,肢体怠,大便不爽,渴不多饮等)。
(2)妊娠虚热尿痛与妊娠实热尿痛:虽皆因热成淋。但有虚实之异,病因、病机亦各不同。前者多因素体阴虚,孕后血聚养胎,其阴愈虚,阴亏肾水不足,膀胱为火灼,故小便淋痛;后者缘由素体阳盛,或过食肥甘辛燥之物,引动心火,移热于小肠,传入膀胱,灼伤津液所致。其辨证要点为:前者有阴虚内热,如体瘦颧红咽燥口干,饮而不多等;后者则是火热内炽之候,如渴喜冷饮,大便秘结等。从舌脉辨之,虚热者,其舌嫩红,少苔或无苔,脉象细而数;实热者,其舌红,苔黄而干,其脉滑数有力。
(3)妊娠气虚尿痛:多因中气素虚,妊娠数月,胎体长大,气虚无力举胎,胎坠压迫膀胱,水行不利,而为尿痛。其辨证要点为:小便涩痛,而无热淋之尿赤,灼热之症。则见中气不足,小腹坠胀,体倦乏力,溺后痛甚,或小便欲解不能,或漫出失禁之候。

【艾灸取穴】

灸序 穴位名 参考温度(℃) 参考时间(分钟) 备注
第1天 中脘 54 50 单穴
足三里 48 4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2天 关元 54 60 单穴
曲骨 54 60 单穴
三阴交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3天 下脘 54 50 单穴
天枢 54 50 双穴
气海 54 60 单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4天 肾俞 54 60 双穴
然谷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5天 膀胱俞 54 50 双穴
上脘 54 50 单穴
中极 54 60 单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6天 大肠俞 54 40 双穴
水道 54 5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艾灸体会】

在孕妇的感染性疾病中,尿路感染仅次于呼吸系统感染,而居第二位,是常见的妊娠井发症。因此,妊娠期间应注意阴部卫生,节制性生活,以防湿热秽浊之邪侵犯膀胱;饮食方面应禁温燥、辛辣及油腻之品,以免酿湿生热,引起本症。宜食用清淡蔬菜水果如西瓜等,多饮开水或茶水,忌食辛辣。而一旦患子淋,除积极治疗外,应多饮开水,左侧卧位或左右轮换以减少子宫对输尿管的压迫,使尿液通畅。如因泌尿系感染而引起者,治疗应及时彻底,3次尿液培养均无细菌生长始停药,对抗生素的选用要慎重,尤其在孕早期3个月以内,不能用伤胎之药。急性期应该卧床休息,慢性期可以活动,但不宜劳累。在运用艾灸治疗时,下腹部或腰骶部穴位均艾灸时间不宜过长,温度不宜过高,防流产。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外阴瘙痒怎么艾灸?
外阴瘙痒怎么艾灸?
外阴瘙痒又名阴痒。属现代医学外阴炎范畴。临床上以瘙痒为主症。是妇科常见多发病。
  • 妇科
  • 2023-03-15 02:27
  • 9 0 0
+1
外阴白斑怎么艾灸?
外阴白斑怎么艾灸?
外阴白斑又称外阴白色病变或白斑性女阴炎,属中医学的阴痒、阴蚀范畴。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常发生在绝经期前后。
  • 妇科
  • 2023-03-15 02:27
  • 35 0 0
+1
更年期综合征怎么艾灸?
更年期综合征怎么艾灸?
更年期是指妇女在“七七”(49岁)月经终止生理变化时期。更年期综合征系指由于更年期精神心理、神经内分泌和代谢变化,所引起的各器官系统的症状和体征综合...
  • 妇科
  • 2023-03-15 02:27
  • 4 0 0
+1
乳腺炎怎么艾灸?
乳腺炎怎么艾灸?
乳腺炎属中医乳痈范畴,是一种急性化脓性疾病。根据发病期不同,又分为外吹乳痈(哺乳期)、内吹乳痈(怀孕期)和非内外吹乳痈(非哺乳,妊娠期)三种。现统...
  • 妇科
  • 2023-03-15 02:27
  • 4 0 0
+1
乳腺增生病怎么艾灸?
乳腺增生病怎么艾灸?
乳腺增生病是一种以乳腺泡导管的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增生为基本病理变化,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一类病的总称。根据增生的部位不同,分为乳腺小叶增生和乳腺导管...
  • 妇科
  • 2023-03-15 02:26
  • 1 0 0
+1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